让旅游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订酒店、机票|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首页 好玩见闻旅游资讯出行攻略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资讯

灵渠在地图中的位置(灵渠地形图)

关键词:灵渠地形图发布时间:2023-06-01 01:21责任编辑:唐小强

灵渠地形图

大庾岭

都庞岭

骑田岭

萌渚岭

越城岭

五岭的具体位置是:

大庾岭,在今江西省西南角的大庾县南境,与广东省南雄县接壤,为粤赣交通要道,秦时的横浦关即在此岭之上。

都庞岭,在今湖南省兰山县南和广东省连县之北,

骑田岭,在今湖南郴县和宣章县之间,为湘粤通道,秦时的阳山关即在此岭之上。

萌渚岭,在今湖南省江华县和广西贺县、钟山二县之北,为由湘入桂之道。

越城岭,在今广西兴安县之北,为由湘入桂的交通要道,这里还有兴安县严关和秦城遗址。 可见,五岭的位置都在南岭山脉一线之上,南岭山脉起自云南云岭,东入贵州为苗岭,再东经两广和湖南、江西、福建等省边界而东达于海,其间大小山岭不计其数,史书单举大庾、骑田,都庞、萌渚、越城五岭,这与秦军的进军路线有关。"(参考黄现璠著《壮族通史》) 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组成,故又称“五岭”。地处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福建五省区交界处。是中国江南最大的横向构造带山脉,是长江和珠江二大流域的分水岭。长期以来,是天然屏障,五岭山脉阻碍了岭南地区与中原的交通与经济联系,使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远不及中原地区,被北人称为“蛮夷之地”。自唐朝宰相张九龄在大庾岭开凿了梅关古道以后,五岭地区才得到逐步地开发。古代的统治者总是利用五岭作为划分行政区界的地物标志,所以五岭也是诸省区的边缘。 五岭山脉以南的地区称作岭南,主要是指广东、广西地区。 多数人能从地图上找到五岭中的三个——越城岭、都庞岭和大庾岭。可是骑田岭和萌渚岭,往往被人忽略。

灵渠水系图

灵渠经过南岭的山谷位置。

灵渠位于今广西桂林市兴安县境内,是2200年前 秦代修建的一条古老运河。灵渠开凿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它的出现沟通了湘江(长江支流)与漓江(珠江支流),从而将长江和珠江这两大南 方水系联系在一起。修建灵渠在当时是为了给秦军平定岭南提供后勤保障,此后就成为古代湖广连接岭南的重要水上枢纽,为促进中原和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起 到了巨大作用。

灵渠的位置

玩家在游戏中想要得到灵矩关的宝藏就要先点亮4个火炬,但是因为这4个火炬的位置很隐蔽,所以很多的玩家找不到。

第一个火炬的位置在大树下,玩家将所有的花朵都破坏就能够找到了。

第二个火炬在大树的左边水下,第三个在大树的右边水下,第四个在大树的对面,最后一个在大树的后面,玩家可以使用风场到达火炬的位置

灵渠路线图

湘江战役最惊险。

湘江战役是红军在长征路上,战斗空前激烈,牺牲最大的一次战役。数万名红军将士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悲壮的凯歌。

  为了保卫从湘桂边境到湘江的通道,掩护行动迟缓的中央纵队安全渡江,三军团在灌阳新圩顽强阻击国民党的桂军三天三夜,牺牲了3500人,保证了中央纵队安全渡江。

  与此同时,二军团依托脚山铺一带的有利地形,与从全州开出的,并且拥有飞机、大炮的国民党湘军激战两天三夜,牺牲了2000多人,守住了阵地,完成了阻击任务,确保了红军后续部队渡过湘江。

  在脚山铺米花山上仍依稀可见当年红军作战的掩体。

  光华铺阻击战是与新圩、脚山铺阻击战齐名的又一次大的战斗。红三军团第4师10团布防于光华铺两侧高地,任务是阻击从兴安县城开出的北犯界首之敌,确保界首渡口安全。红10团与敌人进行数次拉锯战,沈述清、杜宗美两位团长及1000多名将士光荣牺牲。部队终因抵挡不住桂军的强攻,被迫放弃阵地向界首靠拢。

  红军指战员面对着国民党30万大军的“围剿”,经过七天七夜的浴血奋战,以6万多人锐减到3万多人的巨大代价,胜利地渡过了湘江!

  红军渡过湘江后,即向西前进。

  茫茫越城岭,山高林密,连绵起伏。红军在当地瑶汉人民的帮助下,趁夜分三路翻越了老山界。解放后,兴安人民为纪念红军过老山界,在海拔1860米处修建“红军亭”。

  1935年1月,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批判了王明、博古“左”倾机会主义错误路线,重新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千古灵渠,清澈碧透;烈士碑园,光照千秋。它们将激励着后人永不停步,奋勇向前!

灵渠旅游图

大圩古镇 4A景区

大圩古镇,位于灵川县漓江东岸,父子岩东南,磨盘山北,距桂林15公里,是国家AAAA级景区,也是广西古代“四大圩镇”之一。古老的大圩老街顺着漓江绵延2公里长,不宽的街道上铺着青石板,石板路两边是保存完好的老房子。景区的民居建筑南低北高,临江依山而建,多为三进、四进式建筑,外通码头、巷道,内通商业古街,主要景点包括万寿桥、清真寺、13个码头、广昌布行、江西会馆等。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

2、兴安古镇

兴安由于地处楚越之交的特殊地理位置,自古以来便是中原汉文化和岭南百越文化的交汇之地,尤其是灵渠修通以后,成了连接中原与岭南的重要纽带,对促进中原与岭南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兴安这块神奇的土地因而也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古往今来,兴安这块土地上曾发生了无数的重大历史事件,上演了一幕又一幕可歌可泣的历史大剧。秦始皇从这里统一岭南,红军在这里转危为安。兴安堪称“济治之都”和“兴盛之邦,安国之都”。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

3、榕津古镇

榕津古镇位于广西平乐县东南25公里处,它坐落在漓江的两条支流榕津河与沙江河的交汇处,乘船向北可以到达桂林,向南、向东可以到达梧州、广州,因此,这里古时也是广西东部一个热闹的内河小港。榕津古镇上千年的古街保存完好,其主要大街——榕津大街保存较为完整,整条街道的房舍大多为南方民间砖木结构的骑楼,其中的魏星楼、古戏院、粤东会馆等基本保持了原貌,青砖绿瓦、飞檐流拱,体现了我国南方古代村镇建筑典雅、古朴的风格。古镇里古榕成群相拥,塘泽星罗棋布,古街、古榕和明珠般的塘泽相映生辉,构成了岭南古圩特有的景致,古镇因此而得“榕津”美名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平乐县张家镇榕津村

4、沙子古镇

沙子镇位于桂林市平乐县的北部,距桂林市区只有88公里。该镇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文化的古镇,因唐朝驿道从那里经过,茶江水道交通便利,因此以前商贾云集,经济繁荣,成为连接湘桂粤、沟通桂北与桂中的交通枢纽。沙子镇凭借石板街、老当铺、天妃庙、古运码头、准提禅林、狮子石拱桥等大批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和地域影响力的古建筑和古文物,2013年沙子村成为第一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平乐县

5、福利古镇

福利古镇有1000多年历史,山水奇丽,文化独特。该镇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素有“三山环古镇,一水抱绿州”之雅誉。三山指飞凤山、鹦鹉山和马山,三山鼎立夹古镇三街,九井十八巷。一水指漓江,漓江在上游两公里处被一座大沙洲分割成汊,而在福利被飞凤山拦截双江,形成弯河深潭,江水碧绿,沙白如银,洲上长年种植庄稼,故有绿洲一片。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城东部

6、兴坪古镇

兴坪集镇早在三国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即已为熙平县治,管辖阳朔一带,隋代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废熙平县改置阳朔县,兴坪遂为阳朔县所辖。境内不仅有九马画山、螺蛳山、莲花岩、天水寨、灵宝阁等八大景区、24个风景点让人叹为观止,还有明代建筑腾蛟庵1998年7月,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浏览漓江并到兴坪渔村访问,更激起了不少中外游客慕名前往,追寻总统足迹。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兴坪镇新街

7、永宁州古城

永宁州古城始建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至今已经历537年的风风雨雨。 永宁州古城原为古田县治,明隆庆五年(1571)升为直隶州,称“永宁”,永宁州古城由此而得名。永宁州古城地处桂林至融安的险要地段,仅有一条古道从这里的大峡谷中通过。古城就建在古道的必经之处,两面有天然河流为护城河,四周数十公里都是高山大岭。其北面6公里处有绵亘十余公里的险要关隘——三台岭(旧称三厄岭)。永宁州古城就处在三台岭险隘下的古道上,它就像一个关隘,进可攻,退可守,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永福县百寿镇

8、江头洲

江头洲古民居,位于桂林市北郊32公里的灵川县九屋镇江头洲村,地处甘棠江上游的护龙河西岸,建村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现全村居有180户人家共800多人。古村至今完整保存着明清两代时期的建筑格局,村落青砖灰瓦,木质构架。房宇高大,鳞次栉比,屋檐层叠,古朴典雅。“家祠莲花地,江头进士村”,经考证,古村清代共有上百人考取功名,此地还是我国北宋著名文学家、哲学家、理学创始人周敦颐(著有“爱莲说”)后裔之村,被外界称为“爱莲家族”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九屋镇

9、阳朔石头城

石头城隐藏在阳朔的西北部葡萄镇梅岭间,方圆近10平方公里,有东西南北城门四座,原有小城门24座,现保存小城门18座,原有点将台,中军寨,现存遗址。古城下有古庙四座,现存两座。这里抬头望到山,低并没有看到石,四周无处不石山,石城建山上。大城藏小城,连这里的村庄房舍也是石头建筑;石并没有房屋石门坎,石头水井石板路,石头水井石板坪,石头围基石头墙砌成垒墙石头叠石头,不用半点灰浆泥水。这里不仅石头储量大,而且品种多,仅大理石就有槟榔、青黑、墨绿、杂绿等10多个品种,具有丰富的开采价值。村民们正在筹建公路,要把大山推向市场,开发旅游。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葡萄镇西北部梅岭间

10、迪塘古村

中国传统村落迪塘村位于桂林市灵川县灵田镇,距市区20多公里。整个村落背靠起伏的群山,四周是生机盎然的稻田,果园和山林。一条迪溪从村中缓缓流过,把村子一分两半。迪塘建村已有近500年历史,据家谱记载,始祖李以果在明洪武年间从江西同邑西岸村迁居至此,他于明嘉靖年考为甲任梧州府藤县教谕。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灵田镇

灵渠的工程结构

展开全部

灵渠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它与都江堰、郑 国渠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是世界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大军南征岭南。为了解决运输问 题,命史禄于公元前223 ~前214年修筑灵渠。灵渠长达34 公里,沟通了湘漓二水,联系着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后来 又经东汉的马援、唐代的李渤和鱼孟威的精心维修,灵渠的 工程体系得以完成。灵渠的分水工程坐落于兴安城东3里的分水塘(镁潭) 中,由铧嘴和大小天平石堤构成。铧嘴高约6米,长74米, 宽23.4米,形似犁铧,把湘江水一劈为二,其上有一座亭子, 称为分水亭。大小天平石堤紧接着铧嘴的尾端,其北侧是大 天平,长达380米,南为小天平,长120米,大小天平组成 了人字形,增加了水坝的抗压力。天平的斜坡部分以松木打 桩,用长条石直插砌坝,称作“鱼鳞石”。坝的顶部铺以巨 石,巨石间开凿有斧状的石穴,灌有铁锭卡牢。大小天平略 低于湘江的两岸,从而可以使洪水能漫越堤的顶部,排人湘 江的故道。它不仅是分水坝,能拦河蓄水人渠,亦是滚水埂,能自动排泄多余的河水,保证渠内的流量处于安全的界限, 不至于威胁到渠的安全。灵渠在渠道水浅流急处砌筑有半圆形的陡堤,用来提高 水位,使船只能够通行无阻。这是船闸的原始形态,也是世 界上最早的运河通航措施。灵渠沿用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 史,其设计之精巧,令人赞叹,至今仍是兴安重要的灌溉河 道,灵渠渠中流缓水清,水光激滟,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区。

灵渠在古代地图上的位置

凤凰古城古称镇竿,位于湖南湘西州的西南边。总面积1700多平方公里,人口37万,是一个苗族、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县。凤凰古城本名镇竿,至于凤凰一词的由来,一说是因为凤凰山,还有说法是鸡公山名称不好听便改为凤凰,沿用至今。

凤凰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地,秦属黔中郡,唐设渭阳县,元、明设五寨长官司,清设厅、镇、道、府、成为湘西军事政治中心。

相传天方国(古印度)神鸟“菲尼克司”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复生,鲜美异常,不再死。此鸟即中国百鸟之王凤凰也。凤凰西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故以此而得名。

《边城》有这样一段描述凤凰:“若从一百年前某种较旧一点的地图上寻找,当可有黔北、川东、湘西一处极偏僻的角隅上,发现一个名为“镇竿”的小点,那里同别的小点一样,事实上应当有一个城市,在那城市里,安顿下三五千人口……”这就是古城凤凰。

春秋时期凤凰在楚国势力范围内,可是已经是楚的极边了。秦国不断发动战争掠取周边的土地,不久楚的土地就归了秦国。秦国的势力很大,甚至到了广西一带,秦朝开凿灵渠沟通湘江与滴江是大家所熟悉的历史。

生在山区的少数民族无力影响全国的形势,却不甘心被统治。这片土地秦时为黔中郡,汉时为武陵郡,隋朝为沅陵郡,唐初属锦州,后改渭阳。接着所谓生民又重新占领优势,五溪重新被定义为蛮地。

宋朝这里曾设招谕县、麻阳县。元、明时,地方机构改为长官司,五寨长官司管理熟苗,竿子坪长官司管埋生苗。在明清以前,凤凰的情况是简单的,找不到更详细的记载。在官方的史书上,除了这里难以麵的少数民族风俗,就是战争的痕迹了。

凤凰原是五寨长官司的驻地,也是熟苗的中心,是政府统治的最前沿。周边就是令士兵们畏惧的生苗区了,因此位置十分重要。明嘉靖压湘西苗疆的将孙贤由麻阳移驻五寨,并更名为镇竿。

“镇竿”就是凤凰“前世”,沈从文亦有印象:一个好事的人,若从百年前某种较旧一点的地图上寻找,一定可在黔北、川东、湘西一处极偏僻的角隅上,发现了一个名为“镇竿”的小点。这地方本名为镇竿城。那里同别的小点一样,事实上应有一个小4诚市,在那城市中,安顿了数千户人口。

凤凰这个美丽的名字,来源于凤凰县,凤凰县之前是凤凰厅,再向前追溯为凤凰营。凤凰营这个营盘就扎在离黄丝桥古城不远的地方。那里有座小山,叫做鸡公山。

后来人们觉得不雅,就改为凤凰山。就这样,鸡公摇身变凤凰,士兵戍守的地方也成了凤凰营。这个美丽的名字后来随同自己长官的升迁来到了今天的县城,一直叫到今天。

灵渠的历史资料

2018年8月14日上午,灵渠成功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广西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主持评选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始于2014年。 它旨在梳理世界灌溉文明发展脉络、促进灌溉工程遗产保护,总结传统灌溉工程优秀的治水智慧、为可持续灌溉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和启示,着眼于挖掘和宣传灌溉工程发展史及其对文明的影响。

旅游资讯推荐

油菜旅游网——美好的风景等你去发现。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864@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5118号-6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ycdyx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