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旅游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订酒店、机票|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首页 好玩见闻旅游资讯出行攻略
当前位置:首页 > 见闻

亚历山大图书馆门票价格(亚历山大图书馆在哪里)

关键词:亚历山大图书馆在哪里发布时间:2023-06-20 00:01责任编辑:郭小新

亚历山大图书馆在哪里

  亚历山大灯塔  亚历山大灯塔高120米,加上塔基,整个高度约135米。  世界公认的古代七大奇观有两个在埃及,一个是名列七大奇迹之首的吉萨金字塔,另一个就是名列第七位的亚历山大灯塔。亚历山大灯塔的遗址在埃及亚历山大城边的法罗斯岛上。公元前330年,不可一世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攻占了埃及,并在尼罗河三角洲西北端即地中海南岸,建立了一座以他名字命名的城市。这是一座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城市,在以后的100年间,它成了埃及的首都,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而且也是整个地中海世界和中东地区最大最重要的一个国际转运港。  公元前280年秋天的一个夜晚,月黑风高,一艘埃及的皇家喜船,在驶入亚历山大港时,触礁沉没了,船上的皇亲国戚及从欧洲娶来的新娘,全部葬身鱼腹。这一悲剧,震惊了埃及朝野上下。埃及国王托勒密二世下令在最大港口的入口处,修建导航灯塔。经过40年的努力,一座雄伟壮观的灯塔竖立在法罗斯岛的东端。它立于距岛岸7米处的石礁上,人们将它称为“亚历山大法罗斯灯塔”。  亚历山大灯塔高120米,加上塔基,整个高度约135米。塔楼由三层组成:第一层是方形结构,高60米,里面有300多个大小不等的房间,用来作燃料库、机房和工作人员的寝室;第二层是八角形结构,高15米;第三层是圆形结构,上面用8米高的8根石柱围绕在圆顶灯楼。灯楼上面,矗立着8米高的太阳神赫利俄斯站立姿态的青铜雕像。整座灯塔都是用花岗石和铜等材料建筑而成,灯的燃料是橄榄油和木材。整个灯塔的面积约930平方米。聪明的设计师还采用反光的原理,用镜子把灯光反射到更远的海面上。这座无与伦比的灯塔,夜夜灯火通明,兢兢业业地为入港船只导航,它给舵手带来了一种安全感。  公元14世纪,亚历山大城发生了一场罕见的大地震,摇晃的大地以巨大的力量摧毁了这座古代世界的建筑奇迹。这座亚历山大城的忠诚卫士,这顶亚历山大城的王冠就这样消失了。又过了一个世纪,埃及国王玛姆路克苏丹为了抵抗外来侵略,保卫埃及及其海岸线,下令在灯塔原址上修建了一座城堡,并以他本人的名字命名。1966年改为埃及航海博物馆,展出模型、壁画、油画等,介绍自一万年前从草船开始的埃及造船和航海史。与开罗古城堡并称为埃及两大中世纪古城堡。  灯塔遗址在亚历山大城外的法罗斯岛上,建于公元前280年。据文献记载,灯塔由4层构成,并均略向里倾斜。底层为正方形,高60米,有300余个房间和洞孔,供人员住宿、存放器物。第二层为八面体,高30米。的三层为圆形,由8根圆柱撑着一个圆顶,并有螺旋通道通向顶部,这一层即灯体所在。它的灯,或说是一个大型的金属镜,可在白昼反射白光,夜中反射月光;或说置巨大的长明火盆,另有磨光的花岗石所制的反光镜以反射火光。这样,远处海船都能遥见塔上灯光,晦明不息,据以导航。第四层为海神波塞东的巨大塑像,高7米。整个灯塔面积约930平方米,高达180米,全为石灰石、花岗石、白大理石和青铜铸成,气象巍峨。  与其余六个奇观绝对是不同,因为它不带有任何宗教色彩,纯粹为人民实际生活而建,亚历山大灯塔的烛光在晚上照耀着整个亚历山大港,保护着海上的船只,另外,它亦是当时世上最高的建筑物。  在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 )死后不久,他的手下之一Ptolemy Soter 便称霸埃及,并建都于亚历山大,有鉴于亚历山大港附近的海道十分危险,Ptolemy Soter便下令由建筑师Sostratus及亚历山大图书馆(Alexandria Library/Mouseion)合作兴建亚历山大灯塔,灯塔于公元前290年竣工。  它以白色大理石建造而成,共分为三层:最低的一层为四角柱,高55.9米(183.4尺),第二层为八角柱,高18.30米(60.0尺),而最高一层为圆柱,高7.30米(24.0尺),屋顶上还有海神波赛顿(Poseidon)的雕像,整座灯塔高达117米(384尺),竟相当于一幢现代四十层高的建筑物!灯塔内部是螺旋状阶梯,燃油竟阶梯运往塔顶,塔顶的一座房间内,工人便依靠燃烧石油的灯光,再利用后方的镜收集光线,然后反射出去,晚上以便是这样以火光照耀大海,白天则依靠反射阳光,据说灯光能照射到56公里外的海道那么远,并具有防卫和侦察敌人的功用。  后来新的统治者迁都开罗(Cairo),灯塔开始失修,公元956、1303及1323年的三次大地震还差不多将整座灯塔摧毁。公元1480年,遗址的大理石块更被改用来兴建碉堡,亦步其他已被摧毁的五个遗迹后尘,成为除了现存的金字塔外,最后一个消失的奇观。  当亚历山大灯塔建成后,它以400英尺的高度当之无愧地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他的设计者是希腊的建筑师索斯查图斯。1500年来,亚历山大灯塔一直在暗夜中为水手们指引进港的路线。它也是六大奇迹中最晚消失的一个。十四世纪的大地震彻底摧毁了它。一位阿拉伯旅行家在他的笔记中这样记载着:“灯塔是建筑在三层台阶之上,在它的顶端,白天用一面镜子反射日光,晚上用火光引导船只。”1996年11月,一组潜水员在地中海深处发现了据说是亚历山大灯塔的遗留物。

亚历山大图书博物馆

亚历山大港,(PORTO ALEXANDRE)埃及最大海港,全国第二大城市。在尼罗河河口以西一条东北-西南向伸展的狭长地带上,西北临地中海,东南靠迈尔尤特湖。人口338万(2006年)。曾为古埃及托勒密王朝都城,因亚历山大大帝时(公元前332年)兴建而得名。公元前四到前一世纪为地中海东部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十六世纪起一度衰落,十九世纪逐渐恢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较速。有纺织、造船、化肥、炼油等工业。世界著名的棉花市场。分东西两港。东港水较浅,主要为渔港和海上游览区。西港为深水良港,由两道防波堤和狭长的法罗斯岛屏障,港区面积广达6平方公里以上,全国80-90%的外贸物资经此,输出棉花、棉织品、稻米等。铁路、公路通开罗。重要的国际航空站。有1892年创设的希腊-罗马博物馆。近郊多名胜古迹。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亚历山大灯塔遗址在近海的法罗斯岛上。

亚历山大图书馆位于哪一座城市

古希腊

早在公元前3000年时,巴比伦的神庙中就收藏有刻在胶泥板上的各类记载。最早的图书馆是希腊神庙的藏书之所和附属于希腊哲学书院(公元前4世纪)的藏书之所。  

最早的图书馆——亚述巴尼拔图书馆  

根据考古学家的发掘成果,我们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也在美索不达米亚。而闻名于世的是亚述巴尼拔图书馆。这是现今已发掘的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在时间上要比埃及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早400年,而且由于泥版图书的特殊性,没有像亚历山大图书馆一样毁于战火,大部分都保存了下来。

我国的图书馆历史悠久。只是起初并不称做“图书馆”,而是称为“府”、“阁”、“观”、“台”、“殿”、“院”、“堂”、“斋”、“楼”罢了。如西周的盟府、两汉的石渠阁、东观和兰台、隋朝的观文殿、宋朝的崇文院、明代的澹生堂、清朝的四库全书七阁等等。“图书馆”是一个外来语,于19世纪末从日本传到我国。

亚历山大图书馆是如何消失的

亚历山大图书馆最早的藏书是公元前9世纪古希腊著名诗人荷马的全部诗稿,并首次在图书馆复制和译成拉丁文字。

此外,藏有包括《几何原本》在内的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许多真迹原件;早在公元前270年就提出了哥白尼太阳和地球理论的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的关于日心说的理论著作;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的手稿真迹;古希腊医师、有西方医学奠基人之称的希波克拉底的许多著述手稿;第一本希腊文《圣经》旧约摩西五经的译稿;对医学也有贡献的古希腊哲学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和学者阿基米德等均有著作手迹留此。

亚历山大图书馆有什么书

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是美索不达米亚的亚述巴尼拔图书馆。这是现今已发掘的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图书馆因亚述国王亚述巴尼拔而得名,公元前668年至前627年他在位。这位国王自称为“伟大英明及世界之王”,他尊崇文化、博学多才而且爱书入迷。他统治期间,在古都尼尼微修建了著名的亚述巴尼拔图书馆。

 图书馆的藏书大部分是从全国各地传抄的摹本,另一部分从私人处获得。此外,亚述巴尼拔还雇有好多学者和抄写员,专门抄写各地的泥版和有价值的铭文。亚述巴尼拔图书馆中的藏书门类齐全,包括哲学、数学、语言学、医学、文学以及占星学等各类著作,几乎囊括了当时的全部学识。

亚历山大图书馆位于

亚历山大是埃及最大的海港,历史名城、地中海沿岸的避暑胜地,素有“地中海明珠”之称,位于尼罗河口以西,距首都开罗约200千米。

城市东西长约30千米,南北最窄处不足2000米。整座城市面对浩瀚的大海,背倚波光潋滟的迈尔尤特湖,气候温和,四季如春.公元前332年,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一世统治时建立了这座城市,并以他的名字命名,定为首都。城中有壮丽的公共庙坛和王宫,宫殿占全城面积四分之一以上。其中一部分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亚历山大博学园,它包括藏书70万卷的图书馆、动植物园,研究院几部分。公元前48年,罗马统帅恺撒率兵占领亚历山大,烧毁了图书馆,珍藏的典籍付之一炬,罹致人类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亚历山大港口建有被称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观之一的法罗斯灯塔。1477年,在倒塌的灯塔的原址上修建了城堡,1966年,改为埃及航海博物馆。从馆内展出的古代船只和现代船只的模型以及海战历史等,可以了解埃及几千年来的造船史、航海史。亚历山大现在是埃及的交通和工业中心,被称为埃及第二首都。港口有两道防波堤和狭长的法罗斯岛屏障,分东西二港,东港主要是渔港;西港是商港和军港。城东和城南为居住区。

亚历山大图书馆在哪里?

1.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简称“埃及”。属于非洲,大部分国土位于非洲东北部,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是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南接苏丹,西连利比亚,东临红海与巴勒斯坦、以色列接壤,北经地中海与欧洲隔海相通,东南与约旦和沙特阿拉伯相望,埃及的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由于历史的原因,英语、法语也被广泛使用,科普特人会使用由古埃及语演变来的科普特语。

2.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王国,他们建造了闻名世界的金字塔和帝王谷。公元前3200年建立奴隶制统一国家。前525年属波斯帝国,前30年开始被罗马帝国统治。公元640年遭阿拉伯人入侵,1517年成为奥斯曼帝国行省。1798—1801年受法国统治,1882年成为英国殖民地。1922年获得独立。1952年纳赛尔推翻法鲁克王朝,1953年成立埃及共和国。1956年宣布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1958年曾和叙利亚组成阿拉伯联合共和国,1971年改为现国名。

3.埃及是中东人口最多的国家和非洲人口第二大国,在经济、科技领域方面长期处于非洲领先态势。也是非洲大陆第三大经济体。其各项重要产业,如旅游业、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有着几乎同等的发展比重。埃及也被认为是一个中等强国,在北非、中东和伊斯兰信仰地区尤其有广泛的影响力。

4.埃及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北部经地中海与欧洲相通,东部经阿里什直通巴勒斯坦。西连利比亚,南接苏丹,东临红海并与巴勒斯坦接壤,东南与约旦、沙特阿拉伯相望,海岸线长2700多千米。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大西洋与印度洋,战略位置和经济意义都十分重要。

5.埃及面积为100.145万平方公里,疆域横跨亚、非两洲,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只有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部。但埃及是属于非洲的国家,国土略呈不规则的四方形。东西宽1240千米,南北长1024千米,地形平缓,没有大山,最高峰凯瑟琳山海拔2642米。

亚历山大图书馆是谁建的

一、古希腊的民族认同。

希腊人认为,拥有相同的语言文字,是勒愣(普罗米修斯的孙子,公认的希腊人祖先)的后裔,供奉相同的神,就是希腊人,古希腊文明圈里,虽然希腊城邦国岛屿国遍地林立,诸神也是起源各地,但是最终被慢慢整合,形成了一个大的完整的奥利匹斯多神教崇拜。

二、希腊诗人、戏剧家们的持续传承与传播。

古希腊有一种职业是游吟诗人,他们在宴会上表演,也兼职说书人,是古老传说的记录者与传播者。诗人的作品中有很多神话素材是来自希腊各地,其中,盲诗人荷马将这些与特洛伊战争的传说编撰成诗,因为精彩,所以被其他诗人四处传唱,早期的荷马史诗有多个版本,后期由亚历山大图书馆学者们进行定稿整理。其他的诗人如品达、赫西俄德等也喜欢将神话作为题材。赫西俄德与荷马齐名,他留下了奥林匹斯的神明谱系,也是相对完整的。

后来希腊各地的祭典出现了戏剧表演这一形式,许多戏剧家也喜欢编写神话素材的戏剧,互相欣赏评点,甚至还有评奖。在典礼上人们将吟诵旧的经典,演出新的作品,希腊神话便源源补充入新血,不断发展壮大。

三、亚历山大图书馆。

据说当初建亚历山大图书馆唯一的目的就是“收集全世界的书”,实现“世界知识总汇”的梦想,所以历代国王甚至为此都采取过一切手段:下令搜查每一艘进入亚历山大港口的船只,只要发现图书,不论国籍,马上归入亚历山大图书馆。后来图书馆毁于大火。极盛时藏书50万卷。各地学者云集此地,尤其是古希腊多位历史名人担任馆长,这里曾收藏荷马的手稿,阿基米德也曾在此讲学。最后虽毁于大火,却毕竟让古希腊文明在地中海传播了几百年,对古希腊神话的保存功不可没。

四、罗马神系对希腊神话的附会。

古希腊被罗马征服后,罗马人发现他们原创的神明原本是有神无话的,他们有神的身份、亲缘关系、职能、祭祀仪式,但没有故事。罗马人便把自己的神与希腊的神联系起来,这样在丰富本民族神话的同时也便于统治希腊人。比如说罗马之父战神马尔斯原本是个植物神农神,但是因为也有战神的身份,罗马人便说马尔斯就是希腊的阿瑞斯,他护着罗马人的先祖——特洛伊后裔建立了罗马城,罗马人对希腊的征服是为祖先复仇。狄安娜被对应了希腊的月神塞勒涅和骄傲的女猎神阿尔特弥斯,所以阿尔特弥斯在后人的眼里莫名其妙多了个月神的身份,还变得温柔多情起来。罗马原本的月神之一朱诺,因为是神后,被当成赫拉看待,月神这个身份就淡化了,朱诺是密涅瓦的亲生母亲,但是希腊神话里赫拉是雅典娜的继母,这里只能含混着。意大利人最早的月神的密涅瓦被当成雅典娜,从手工神变成了智慧神,还多了个守城女神的身份,那是从特洛伊的雅典娜护城神像上得到的新神职,密涅斯作为月神的职能也淡化了。至于阿波罗,罗马人本没有医神,为了几次瘟疫早早的把他和他的儿子引入罗马,所以阿波罗还能保留自己原本的名字。朱庇特原本的妻子就是朱诺一个女神,和宙斯混合后也开始乱套了。

罗马人引入大量希腊神话,也模仿着编写了本民族的神话,他们对希腊神话进行了破坏性继承,所以许多希腊神话得以保存,但是被掺了许多水分。

五、罗马帝国早期与拜占庭帝国的记录。

罗马帝国初期,希腊本土作为罗马行省呈现半自治状态,希腊人基本还是保留着本民族的神明信仰。学者继续讲述着本民族的神话。如一世纪的伪阿波罗多洛斯,他的书里的故事来自公园前四世纪的斐瑞库得斯,斐瑞库得斯那本佚失的作品相传是当时的古希腊的神话资料库,语言简练平实,故事收录丰富,立场客观。从遗留下来的片段看,伪阿波罗多罗斯的《书库》和那本书的行文非常相似。《书库》有一大半保留下来。缺失的那一小部分近年来被发现有梗概节本藏在一个古老的图书馆里。大概是因为作者是个希腊人,作品素材又来自希腊人的著作,这本书中没有罗马人的改编,保留了比较纯正的希腊血统,同样堪称希腊人的神话资料库。

罗马时代,一些学者去希腊当地旅行后,会记录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如泡塞尼阿斯的《地理志》里有很多希腊传说,和其他的记录互为映照。

罗马帝国分裂后,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后期领土严重缩水,最后剩下了原本是希腊领土的那一部分,这块地方也一直是拜占庭帝国的核心,这时的拜占庭已经成为了实质上的希腊人国家。说希腊语,自认希腊人,讲希腊传承。拜占庭帝国的学者一直在对前人的作品进行整理和研究注解,同样留下了许多神话的残篇。诺努斯等拜占庭的希腊诗人的写下了《狄奥尼西卡》等作品。《狄奥尼西卡》里有很多希腊民间流传的古希腊故事,另外《苏达辞书》里也有很多神话记录,期待早日见到中译本。

希腊的密教(俄耳甫斯诗教,与奥林匹斯多神教有很多不同)继续在民间拥有很多的教徒,保留下许多希腊密教的宗教故事。

六、文艺复兴后。

拜占庭帝国持续了一千多年,灭亡的时候,很多贵族携带大量珍贵文物和典籍逃到欧洲诸国,让欧洲人重新认识了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引发了文艺复兴。这些文物上所附着的古希腊与古罗马的神话故事也作为文艺作品重新广泛流传。

后期转述作品因为立场不同,作品也呈现不同的倾向。如意大利的薄伽丘《名媛传》部分故事一看就是受拜占庭希腊人的影响很深。德国学者施瓦布的《希腊罗马神话》在国内很有名,因为德国人的神圣罗马帝国情结,在讲述的时候保留着大段罗马神话,讲希腊故事的时候也大篇幅转述古罗马的奥维德在《变形记》里的描写。法国上层自认是罗马帝国的法统继承者,所以转述古典神话会偏罗马神话。俄罗斯人有第三罗马帝国情结,俄罗斯的尼库恩讲神话也是希腊神话罗马神话一块讲,好在他会给明出处,不至混淆。同是十九世纪德国人的洛泼莱先去希腊当地学术采风后写书,他的作品《希腊神话全集》就是纯正的希腊传说,和现代希腊的斯蒂芬尼德斯被列入希腊学校的那套书内容可以对的上。

七、近年来的一些考古发现与阿拉伯人翻译的古希腊文著的重新引入。

这方面目前争论很大,不详述了。

其实说得很简略,先到这吧。

旅游资讯推荐

油菜旅游网——美好的风景等你去发现。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864@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5118号-6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ycdyx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