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旅游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订酒店、机票|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首页 好玩见闻旅游资讯出行攻略
当前位置:首页 > 好玩

普陀山观音像位置(普陀山观音像位置图)

关键词:普陀山观音像位置图发布时间:2023-08-11 10:00责任编辑:郭小新

普陀山观音像位置图

普陀山南海观音立像. ??总高33米,其中台基高13米,铜像高18米,莲花座为2米.重70多吨。由河南洛阳铜加工厂承建.顶现弥陀,基本采用飘海观音形像,端庄慈祥。大佛材料采用仿金铜精密铸造,由96块铜壁板组成,溶入佛面黄金6500克。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南海观音”题字。南海观音立像处,恰是当年慧锷留不肯去观音之新罗礁上首龙湾岗墩,这座南海观音铜像已成为普陀山新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普陀山观音像位置图片

大乘禅院,我们俗称“福建庙”,原为茅篷,后改庵为慧济寺分支,前后两重,建筑面积2836

大乘禅院,我们俗称“福建庙”,原为茅篷,后改庵为慧济寺分支,前后两重,建筑面积2836.74平方米,庵宇74间,圆通殿供奉观音菩萨,左右为文殊、普贤菩萨,后为卧佛殿,殿内卧佛为佛祖释迦牟尼涅盘像。

话说第一次来普陀山的时候还没有这个寺庙,只是一个很小不起眼的【福建庙】,没几年就建成了如此宏伟。

据说普陀山的寺庙建设都是不需要政府出资的,因为香客太多了,每个建设费用都是从香油钱里来的哦。

普陀山观音像位置图示

普济寺和法雨寺都可以

普济寺

由短姑道码头登岸,北行不远就是普济寺。普济寺又称前寺,是普陀山供奉观音菩萨的主刹,始建于北宋。普济寺规模宏大,建筑雄伟,有殿宇九座,其中大圆通殿是寺之正殿,殿正中塑观音像,高约九米,两边塑观音32应身像,展现观音在十方世界以不同身份出现各种形象。莲花池东面的“多宝塔”是普陀山现有最古老的建筑(建于元代元统年间)。多宝塔与“普陀鹅耳枥”号“杨枝观音碑”合称普陀三宝。

法雨寺

又称后寺,在岛的中部,建于明万历年间。寺东有天灯台,为普陀最高处,登塔以望,海天茫茫,极目千里。寺内建筑倚山就势而建,共有六重殿堂,其中大圆通殿(又明九龙殿)系从南京明故宫拆下来,金碧辉煌,为建筑艺术之佳品。殿内正中供有毗卢观音像,像后供千手观音,系用香樟木雕刻成。

普陀山观音像位置图片大全

普陀山是观音的道场,而骊山老母是道教的神仙人物,老母宫内的主殿位于西安市临潼区城南历山西秀岭第二峰之巅,据店内现存一创山路碑始建于秦丽山,老母也是秦始皇的祖先记载,普陀山没有黎山老母像1

浙江普陀山观音像图片

“南海观音”铜立像是普陀山首任全山方丈妙善大和尚倡建的。工程于1996年农历九月十九日奠基动工,至1997年农历六月竣工,农历九月二十九日(公历1997年10月30日)举行开光大典。

南海观音立像坐落于浙江双峰山南端的观音跳山岗上。立像台座三层,总高33米,其中佛像18米,莲台2米,台基13米,台基面积为5500平方米。佛像顶现弥陀,左手托,右手施无畏印,妙状、慈祥,体现了观音菩萨“慧眼视众生,弘誓深如海之法身。佛像采用新型仿金铜精铸。

普陀山观音佛像图片大全

普陀山为观音道场,普济寺主殿为观音正身,叫作:毗卢观音,是男身像。

普陀山观音像在哪个位置

面朝大海南海观音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主体为一尊高33米的南海观世音菩萨像,气魄宏大,雕制精巧,世所罕见。系近妙善法师主持修建。 ????观音菩萨仿金铜像高20米,主钢架总高度19.4米,面部含金量6.5公斤,造价1500万。左手托法 轮右手施无谓印,双目垂视,眉如新月,大慈大悲,神 韵尽出。铜像地处观音眺、南天门之间,面朝大海,与洛迦山隔海相望。

普陀山求观音像

法雨寺。

法雨寺又称后寺,在岛的中部,建于明明朝。寺东有天灯台,为普陀最高处,登塔以望,海天茫茫,极目千里。寺内建筑倚山就势而建,共有六重殿堂,其中大圆通殿系从南京明故宫拆下来,金碧辉煌,为建筑艺术之佳品。殿内正中供有毗卢观音像系用香樟木雕刻成。

普陀山观音画像

观音的宗旨,是要使世人大彻大悟,共登觉岸。照《法华经》上说的:“苦恼众生,一心称名,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以是名观世音。”我们看了这几句话,就可以知道世尊的宗旨。

  我们中国的宗教,向来分为儒、释、道三大门派。三教之中,儒教、道教是中国自身所创始的,释教是由西域传入的。因为它以“觉世度人”为宗旨,信仰它的人,也就人数众多。所以势力也与儒教、道教鼎足而立,一直流传到现在,依然保持着它的地位。

  南无观世音菩萨

  在佛家的区分,把全世界划分成四大部洲,称为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我们中国,是属于南瞻部洲的。南瞻部洲有四座名山,号称佛国。这四座山就是九华,五台,峨嵋,普陀。管理这四座山的是地藏王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等四位大士。所以九华礼地藏王,称为大行;五台礼文殊,称为大智;峨嵋礼普贤,称为大勇;普陀礼观音,称为大慈,领域也是很分明的。

  在这四位大士里边,最受一般人所崇敬的,无疑的首推观世音菩萨。因为我们只要在人群提起她的法号,那是妇孺皆知的,差不多在世人的脑海里,都深深地嵌着一尊观世音菩萨的宝像。这种普遍的崇拜,是观音法力所感化的么?这倒不是,其实他们中有九成以上是迷信的观念所造成的。他们的理想,恰恰与观音大士相反。

  观音的宗旨,是要使世人大彻大悟,共登觉岸。照《法华经》上说的:“苦恼众生,一心称名,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以是名观世音。”我们看了这几句话,就可以知道世尊的宗旨。

  可是现在我们看见的那一班信仰观音的人,谁不在迷信里讨生活呢?他们认为,只要相信了观音,随便自己怎么做,观音都会来保佑的;一切不能达到的欲望,观音也会赐予圆满的。他们害怕死,就以为只要平时多烧香,多念佛号,便可以祛病延年了;他们最害怕死后被打入地狱,永不超生,就以为只要平时多斋戒,多诵经卷,便可以死后到天堂佛国中去享乐。甚至于一切的罪恶,只要念几声观世音菩萨,就可以完事了。因此,念佛人的心理,就走入歧途了,以至会有“若要心凶人,念佛淘里寻”的两句俗语来。

  相信观音的人,存了这种自私自利的心理,就闹出许多奇形怪状的供奉来。寻常的求长寿多福的,供着白衣观音;求子延嗣的,供着送子观音;打渔人家求致富发家的,便供着鱼篮观音。越是这样,越是与佛理相去甚远了。所以世上崇奉观世音的人,虽然多如牛毛,却没有一个能明了正道的,这的确是件令人叹息的事。

  我提笔做这部《观音菩萨传奇》,并不是提倡封建迷信。而是一来想将观世音菩萨的前后事迹,介绍给世人,使他们有相当的认识;二来是想提示出佛经的奥旨,使一班误入迷途的佛门弟子能够大彻大悟,同登觉岸。但是,虽然有此宏愿,不知手中的一枝拙笔,是否能助我达到目的呢?

  我现在既然决定替观世音菩萨作传,在这开宗明义的第一回,有两个疑问,却不得不先解答一下。

  第一点,观世音菩萨空间是男身还是女身?我们现在观音菩萨的法像,或是画像,都很不一致。有的打扮是男身,有的装束是女身,这就引起了一个疑问。依照世俗的见解,都当她是女身,所以有许多人会称她为“观音娘娘”!但是,据胡石麟《笔丛》,王凤《观音本纪》,又都指观音菩萨是男身,说得有凭有据。另外一方面根据《北史》的记载,徐子才病中所见,以及北齐武成皇帝梦中所见的观音菩萨,又都是美女变的。因此,这个疑问是不容易解答的。

  不过,根据观音菩萨的前后事迹,这个疑问也就迎刃而解了。国为观音菩萨悯念众生,曾经三十三次化身成人,到各地去救苦度劫,所到之处都显化着不同的庄严宝像。她化身为庶子学徒、宰官玉人、或者天龙神鬼的目的,不过是随时间地点的变换,便利她点化的工作。因此,世人所看见的观音宝像,也就或男或女,或老或少,各个不同了!这不是我的无稽之谈,《冰署笔谈》一书中也明明记载着这些事迹。到此,观音到底是男身还是女身的疑问就可以省略不提了。

  第二点,就是观音菩萨只有一位,为什么会有许多不同的头衔呢?像什么“白衣观世音”、“高王观世音”、“送子观世音”、“鱼篮观世音”等称谓,法像也就因此不同。这许多头衔不同的观世音,是只有紫竹林中的一位观音菩萨呢?还是另外有几位不同的观音菩萨呢?

  关于这一点,我敢说,是因为当初菩萨现身时的法像不同引起的。比如,他老人家在这个地方化身的是一位美女,穿着白色的衣服,去设法点化众生。后来大家知道这位白衣美女是菩萨化身的,塑像供奉,自然依照他们所看见的法像了。于是后世就有了“白衣观世音”;因东海鳌鱼害人,海边的居民不能安居乐业,观音菩萨就化身为渔妇,前去降鳌,救助众生。于是就有了“鱼篮观音”的法像。其余种种的宝像,也都是化身时留下的,后人没有察觉,就产生种种附会的理解了。

  诸位不信。就让我在正传的前面,先举一段观音化身的历史,来做个引子。证明以上的话。

  我现在别处的观音宝像都不说,只想说少林寺里那尊法像是多么的与众不同。法像塑得环眼巨鼻,粗眉大口,头上乱发如蓬,两只耳朵长大无比,还穿着一对粗大的金环,直垂到肩膀,衣服的折痕也是散乱不整,光着一双大脚,手里还斜抓着一条黄金宝棍。这尊法像倒像是五百罗汉里边的“鸠摩罗多尊者”,大概世上的人,谁也不会当它是观音大士。但少林寺却又明明将它供在观音阁中,和尚们也都认为是观音菩萨,这就奇怪了。原来少林寺的观世音法像,之所以雕塑成这模样,中间是有一段故事,听我慢慢讲来。

  少室山原来是中国一座大山,有很悠久的历史。自从初祖“达摩”禅师开山创立少林寺以来,不但禅教思想广为传播,而且少林功夫也是天下闻名。但是在初建少林寺的时候,却并没有观音阁。直到元朝,天下大乱,战乱蔓延到中州,有个首领叫李全,他知道少林寺的武功厉害,就想招编寺中的和尚扩充军队。不料少林寺的和尚都是严守戒律,不肯杀生的人,所以拒绝服从。于是李全恼羞成怒,率军围攻少室山,声称拒绝剿灭少林寺不可。

  那时,少林寺的弟子虽说是擅长武功,但因为敌众我寡,不能退敌。大家虽拼死防守,也渐渐体力不支。正在万分危急的时候,忽然从寺中杀出一个莽和尚,手持铁棍,直冲到李全的军队中。众人一看,那是个刚来的挂单和尚。只见他铁棍一挥,如同疾风猛雨一般,寒光万道,杀得李全的军队人仰马翻。就是觉得眼前金光一闪,就没有了那莽和尚的踪影。四下巡视,才看见他正小在嵩山御寨上,现出丈六长的法身,自称是观音大士化身紧罗那王,来解救少林寺这场大难的。

  于是少林寺就依照菩萨显化的宝像,塑成好座观音像,建造观音阁供奉。这件事在《少林寺志》上也记载得清清楚楚,并不是我杜撰的。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知道,观音之所以有种种不同的宝像,正是现出化身时留下的遗迹。

普陀观音像在哪里

据历代山志记载,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日僧慧锷从五台山奉观音像回国,船经普陀洋面受阻,以为菩萨不愿东去,便靠岸留下佛像,由张姓居民供奉,称为“不肯去观音院”。不肯去观音院是整个普陀山最早的寺庙,虽然规模不大,但在整个景区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游客和香客必打卡之地。一堵黄色矮墙围着三间质朴的佛堂,佛堂中终年香烟缭绕,边上就是潮音洞。

旅游资讯推荐

油菜旅游网——美好的风景等你去发现。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864@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5118号-6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ycdyxx.cn All Rights Reserved